媒體焦點
10
2017/11
2015年,以微晶耐磨氧化鋁球為代表的陶瓷研磨體在水泥粉磨系統應用之后,節電、環保效果得到用戶認可。在水泥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種低成本運營的適用技術,許多廠家不失時機,躍躍欲試。但他們畢竟對非金屬研磨體還不甚了解,水泥粉磨系統中其他設備沒有什么變化,尤其是球磨機,還是原來為金屬研磨體而定制的合金鋼材質的襯板、隔倉板、活化環等。這樣的工作環境,若要求陶瓷研磨體像鋼球一樣盡量減少破碎,顯然需要一個操作習慣調整和適應的過程。再者,研磨體的“破碎率”和“磨耗”是在通過一段時間實際使用后,根據清倉實測數據和這一時段水泥產量累計而計算出來的。如果在采購陶瓷研磨體的時候,非要注明其“破碎率”和“磨耗”的限值不可,目前只會引起供需雙方的矛盾與不和諧的爭論,難有滿意的結果,原因如下。
一、現行行業標準中沒有陶瓷研磨體在水泥生產中的限值要求
目前,水泥企業使用的陶瓷研磨體,主要是氧化鋁陶瓷球,執行的標準是2010年工信部發布的建材行業標準《耐磨氧化鋁球》(JC/T848.1-2010)。因為當時該產品還沒有在干法水泥粉磨中使用,所以標準中的耐沖擊性和磨耗試驗是在一個聚氨酯磨罐里加水進行的,與干法球磨機的實際工況相差甚遠,不能表征干法水泥生產中的“破碎率”和“磨耗”。換言之,現階段還找不到陶瓷研磨體產品這兩個重要指標有章可循的評價依據。在簽約采購合同時,也沒辦法現場測試、檢驗這兩個指標,只能在球磨機水泥粉磨系統中使用一段時間后(≥2000小時),停磨、清倉,實測出還能繼續使用的陶瓷研磨體的總量,按有關公式計算出“破碎率”和“磨耗”。
二、破碎率與實際操作、使用有關
陶瓷研磨體在干法水泥粉磨系統使用后,其破碎率高低的影響因素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研磨體的產品質量,其次是粉磨現場操作技術水平。這一點在本專欄“天匯研磨耐磨答疑之二”中,已做了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經過一年多的應用實踐,有許多案例,同樣是一個陶瓷廠的研磨體產品,不同水泥廠使用后的破碎率差距相當大,最低的在0.043%,最高的達到40%。原因很簡單,后者水泥車間不改變原來使用鋼球的操作習慣,經常出現“斷料空轉”、“交班卸料空磨”、“上班空磨啟動”操作。陶瓷研磨體在磨內物料稀少的情況下,與鋼襯板、活化環、隔倉板碰撞、摩擦,產生眾多的微裂紋,不停地運動,加速裂紋擴展,最后導致瓷球開裂。崗位操作工如果不適應新型研磨體的變化,更新規章制度,對陶瓷研磨體的應用是十分不利的。
三、磨耗包含著研磨體的破碎量
在研磨體“磨耗”的計算公式中,破碎后不能再使用的研磨體歸屬于“已消耗”之列。“破碎率”過高,“磨耗”就會顯著增加。由于崗位工操作、使用不當,或管理制度不嚴,造成研磨體破碎,不應該把賬記在產品質量頭上。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大家對陶瓷研磨體還不是十分了解和熟悉的情況下,又沒有適合的標準及測試方法作依據,最好不要強行將“破碎率”和“磨耗”列入簽約條件。隨著陶瓷研磨體應用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普及,這方面的規范化管理是可以逐步完善和解決的。據筆者一年多來完成的市場調查,正確和正常使用陶瓷研磨體,其“破碎率”和“磨耗”都優(低)于高鉻鑄球??傊?,要實現理想的控制指標,需要供需雙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攜手共贏。